一、评估的目的
HRD评估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六个方面:(1)评判HRD的目的是否达到;(2)评判HRD成本与效益的比率;(3)检查HRD的程序、优缺点与适用性;(4)评估被开发者的受益程度;(5)评估组织的受益程度;(6)为将来改进HRD提供资料与依据。
二、评估的内容与指标
HRD评估内容包括背景评估、条件评估、过程评估和成果评估四个方面。这里重点介绍一下过程评估和成果评估。
(一)过程评估内容与指标
过程评估是评估HRD组织实施的过程,评估指标包括完善的HRD规划、相关配套措施、适当的评估与追踪管理措施三个方面。

成果评估是判断HRD对个人、岗位、部门与组织产生的实际效果,包括内部成果和外部成果,

三、评估的技术
(一)笔试
笔试又叫测验,是通过纸笔测验的形式对被开发者进行考试,以此检查HRD的效果。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知识、技能开发效果的评估。
(二)问卷调查
这种方法通过问题调查表的形式,向有关人员收集信息,并由此对HRD的效果做出评价。问卷的对象可以是被开发者、管理人员、开发人员、顾客等。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满意度、感受、意见、态度等的调查与评估。
(三)跟踪观察法
跟踪观察法是在HRD活动结束后,经过几个月或半年以上的时间,以问卷调查、实地访谈与观察的形式,了解HRD相关效果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外部成果的评估。
(四)座谈会议法
座谈会议法是在HRD活动结束时或其后一段时间,以座谈会的形式,收集有关人员对HRD效果的评价意见,由此对HRD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
(五)面谈法
面谈法是直接与被开发者、管理人员面谈,收集有关信息,并对HRD做出评估的一种方法。
(六)产值效益计算法
产值效益计算法是通过相关的数学公式计算HRD效益的一种方法。评价培训成果效益的公式是:
NC SDTNd U y t ? ? ?
式中,——培训方案的收益;U ?
——培训对工作绩效产生影响的时间(年);T
——受训者数量;N
——以标准Z为单位的已受训雇员和未受训雇员之间实际工作绩效的平均均值(参见下面的效用尺度公式);
y SD ——未受训雇员工作绩效的变化度(标准差);
C——人均培训成本。
说明1:如果培训不占工作时间,C 仅含直接培训成本。否则,除直接成本外,C 还要包括由于
培训而误工的所有费用。
说明2: t d 称为效用尺度。首先,我们假设在已受训雇员(实验组)和未受训雇员(对比组)
之间没有工作绩效的差别。然后,通过效用尺度来判别:(1)两组之间是否存在差别;(2)这种
差别有多大。效用尺度公式是:
SD yy X X d e C t – =
这里, e X ——已受训雇员(实验组)的平均工作绩效;
c X ——未受训雇员(对比组)的平均工作绩效;
SD——未受训雇员工作绩效的标准差;
yy R ——工作绩效评价过程的可靠性(指不同评价者的评定结果相一致的程度,也称为相关
系数)。
(七)员工绩效考评法
员工绩效考评法即通过对比分析员工个人在HRD 前后的绩效考评成绩变化,对HRD 进行评估
的一种方法。
四、评估技术的应用
结合上述有关评估的内容与评估技术,各种评估技术可以通过表3-9 加以应用。例如,表3-9
中的第一层次的评估方法的应用,可以首先设计一份HRD 活动评估表、被开发者满意度调查表以及
小组面谈记录表等,然后进行评估活动,最后分析评估结果,主要分析不满意者的反应事项、不满
意的频率或次数,以及顾客满意度指标等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cyclm.com/91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