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 – V商人 http://www.cyclm.com Tue, 06 Jun 2023 11:39:04 +0000 zh-Han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8.1 http://www.cyclm.com/wp-content/uploads/2022/03/ico.png 发明 – V商人 http://www.cyclm.com 32 32 抖音是谁发明的,抖音是谁发明的软件? http://www.cyclm.com/155422.html Tue, 06 Jun 2023 11:38:58 +0000 http://www.cyclm.com/?p=155422 抖音是一款充满活力的短视频分享软件,它不仅能够帮助用户实现自我表达,还可以让大家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有趣视频。这款应用软件深受年轻一族的喜爱,以其简洁的画面、精彩的内容和便捷的分享功能赢得了亿万用户的青睐。由此可见,抖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款如此受欢迎的软件,离不开中国创新互联网公司Bytedance的贡献和创新。

Bytedance是中国一家创新型科技公司,始创于2012年,并于不久之后推出了其旗下的首款产品——今日头条。这款新闻聚合应用在市场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奠定了Bytedance的基础。接着,Bytedance团队开始研发新的应用,并于2016年推出了抖音。这款新型短视频应用,以其独特的用户体验、便捷的创作工具和完善的社交网络,迅速赢得了全球用户的关注。

抖音自发布以来便迅速风靡全球,成为一款引领短视频市场的领导者。在抖音中,用户可以轻松制作30秒内的短视频,并借助丰富的音乐库、特效滤镜和魔法相机等功能,让视频充满趣味性和创意性。用户发布的视频可以分享到抖音内部,也可以分享到微信、QQ等其他社交媒体平台。此外,抖音还有很多好玩的活动和挑战,让不同的用户可以分享自己的生活和创意。

总之,抖音的成功得益于中国创新互联网公司Bytedance的努力和创新。通过不断的技术研发和用户体验优化,Bytedance将抖音打造成一款既能满足用户创作需求,又能便捷分享的独特短视频应用。未来,Bytedance将继续发挥其创新优势和技术实力,为用户带来更多的创新产品和更优异的用户体验。

]]>
二维码是谁发明的,有专利吗为什么,二维码是谁发明的,有专利吗是什么 http://www.cyclm.com/98921.html Mon, 05 Sep 2022 07:42:44 +0000 http://www.cyclm.com/?p=98921 最近,在网上偶然间看到了一个帖子,介绍二维码的前世今生,说二维码是日本人发明的,还具体到了发明人,名字叫滕宏原,这实在是有点让人摸不到头脑。上网查看了一下这样的说法有很多,按照这种说法,这个叫滕宏原的日本人,在一次购物扫码的时候想到了将一维条形码变成二维的,于是在1994年推出了二维码。还补充说如果现在日本要向中国收取二维码专利费,按照每个二维码六分钱的价格算,我国每天要向日本缴纳7000万元。

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国需要向日本缴纳专利费吗?

首先二维码并不起源于日本,二维码的诞生远比1994年要早。

早在1970年时候,美国易腾迈公司的前身Interface Mechanisms就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个二维码,只不过那个时候二维码是用来标注生产配件的工具,并没有像现在这样用于信息存储。日本的滕宏原严格意义上来讲,只是将二维码用做信息的表示存储,换句话说他重新定义了二维码,这其实和时代的发展有关。1970年的时候个人电脑都是个稀缺物件,二维码在网络上的使用基本是不可能的,而滕宏原的二维码应该叫QR码,二维码有很多用法,不只是现在的一种。二维码本质上来源于一维的条形码,而一维条形码也是美国Interface Mechanisms发明的,这样看来才讲得通。

那么日本的滕宏原有资格向中国索要专利费吗?答案是没有。

首先就是按照QR码的定义时间在1994年,到现在已经有28年了,这个专利早就过期了,所以每天应支付给他7000万的言论纯属扯淡,况且这种黑白相间的二维条纹码最早的使用国也不是日本,而是美国,日本给了一个全新的使用方式而已,这专利是不是他们的都难说。而且我国用二维码的历史比较晚,一般来讲一项技术发明自申请专利期,只能收取20年的专利费。1994加上20年,那就是2014年,而那个时候二维码在我国并没有现在这么普及,我国的二维码大面积普及是移动支付和电子商务带起来的,所以就算要收专利费,也没有每天7000万那么多。

如果从1970年开始算起,二维码的历史已经有50多年了,这么长的时间,用了这么多的二维码,这些有重复的吗?

其实要了解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二维码的原理是什么。其实二维码来源于二进制,二维码的每个格子有黑白两种颜色,一个格子就有两种变化,两个是2的4次方种变化。按照现在微信边长25格的二维码来计算,二维码生成的数量是2^478个,这里已经除去了定位的三个码,这是一个天文数字,所以50年年的时间我们根本就不可能用到重复的二维码。当然之前美国用在流水线上的,因为生成机制不同,这倒有可能和我们现在使用的QR码撞码,这个概率极低,在现在互联网几乎是看不到了。

我们人类还可以用多少年二维码,二维码的余量还有多少?

我们按照上面的计算,25格边长的二维码数量总共有2^478个,现在知道了总量,我们还需要知道一个数字,那就是现在我们每天要用多少二维码。不用说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数字,现在的社会不论到哪里都会用到二维码,支付、广告、加好友、共享单车等等,都有二维码的身影。

这里有个数据,根据网上统计在疫情期间,微信一年共用掉6000亿个二维码,如果我们把其他平台使用数量也算在内,将这个数字乘以10倍,那么我国一年大概用掉60000万亿个二维码。当然这数据有点夸大,对于全世界来说我们再往夸大方向算,再乘上10就是60万亿个二维码,那么根据上面的二维码总量来算,就是可以用2^478/6*10^12=1.03*10^29年,这个数字远远大于现在的宇宙年龄,我们可以一直用到宇宙消亡,并且不重样。当然谁也不知道我们未来世界人类数据使用的情况,现在看来二维码这个数量级是无限的,以后或许就不够用了。

二维码的产生机制是什么?

其实现在的二维码生成还比较混乱,每个系统甚至每个APP的算法都有不同,国际上没有一和统一的标准。所以尽管二维码的余量对我们来说近似无限,但是前提条件必须是同一算法环境,如果两个不同算法环境下,也有可能出现撞码的情况。这个时候就要有时间的限制了,也就是所谓的时效性,过了一段时间已生成的二维码就没有用了。

一般来讲系统的二维码是随机形成的,只要利用二进制中的0和1对应一个格子的黑白就行,然后还需在三个边角处加上定位,这个定位是来标定二维码的方向的。如果没有这个定位那么,相同的一个二维码,用手机沿不同方向去扫的话,会出现四种不同的结果,这样就没有确定性了。

二维码的验真原理是什么?

本质上来讲二维码只是个信息载体,既然是载体,就有两个功能,一个是“装得进去”,一个是“提取得出来”“装进去”其实就是生成图形然后赋值,“提取出来”就是从二维码中将信息提取出来。一般来讲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在扫码软件上解码,然后得到数据,还有一种比较麻烦,扫码过后需要将二维码拿到数据库进行比对,比对成功后再进行提取信息。第二种方式保密性更强一些,第一种方式更加直接方便一点,两种方式运用的环境不同。

总的来说,从二维码总量来看,是用之不竭的,理想状态下不会有重复情况,但是不同生成方式环境下,可能有撞码情况,二维码本质上是用黑白几何图案来存储二进制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