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 – V商人 http://www.cyclm.com Wed, 05 Jul 2023 17:23:27 +0000 zh-Han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8.1 http://www.cyclm.com/wp-content/uploads/2022/03/ico.png 提到 – V商人 http://www.cyclm.com 32 32 朋友圈提到了我是什么意思,朋友圈提到了我是什么意思 别人看得见吗_? http://www.cyclm.com/157445.html Wed, 05 Jul 2023 17:23:25 +0000 http://www.cyclm.com/?p=157445 朋友圈提到了我是什么意思,朋友圈提到了我是什么意思 别人看得见吗??

在现代社交网络的泛滥时代,朋友圈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你在朋友圈中被别人提到时,关于这个动作的含义和是否被别人看到的问题也让人困惑不已。本文中,我们将一同探讨“朋友圈提到了我是什么意思,别人看得见吗??”这个话题。

首先,让我们来理解“朋友圈提到了我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的含义。在朋友圈中,当别人在发布内容时使用了你的姓名、昵称或提及你的一些相关信息时,就可以称之为“提到”。通常情况下,这种提到意味着某个人想要和你分享一件与你相关的事情、表达感谢、向你问好,或是想要与你互动。可以说,朋友圈提到是一种社交行为,具有积极的沟通和表达情感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来解答第二部分的问题:“朋友圈提到了我,别人看得见吗??”。一般来说,朋友圈提到是公开的,意味着所有能看到朋友圈内容的朋友都能看到这条提到的内容。不过,也有一些情况是私密的,只有你和提到你的人能看到。具体的可见范围,取决于提到的设置。

在朋友圈中,提到你的人可以选择可见范围,例如公开、仅亲密好友可见、仅自己可见等。如果是公开可见,那么所有看到他们朋友圈的人都能看到对你的提到。而如果是设为仅亲密好友可见或仅自己可见,那么只有被提到的人和提到的人自己才能看到。

那么如何查看别人是否提到了你呢?打开微信,进入朋友圈。在右上角点击“我”,然后选择“朋友圈”选项,在新页面中点击右上角的“设置”按钮,再点击“谁可以看到我被提及的消息”,可以选择是否开启提到我的消息显示。如果开启了,你将能看到所有提到了你的朋友圈内容;如果关闭了,那么就无法查看到提到你的内容。

朋友圈提到既是一种社交互动的方式,也是一种传递情感和信息的方式。当你被提到时,可以及时回应和互动,增进彼此的交流和友谊。同时,提到也需要注意一些社交礼仪和隐私保护的问题。提到他人时,要尊重对方的意愿和隐私,确保提到的内容合适并不会引起尴尬或困扰。

总而言之,朋友圈提到是一种社交行为,一种表达情感、传递信息的方式。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互动和交流,增进友谊和情感。在朋友圈中被提到并不一定意味着所有人都可以看到,它的可见范围取决于提到的设置。在使用朋友圈提到时,我们需要遵守社交礼仪,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意愿。

无论是提到别人还是被别人提到,我们都可以在朋友圈中享受和传递友谊,感受这个数字时代的社交魅力。

]]>
别人发朋友圈提到了我是什么意思,别人发朋友圈提到了我是什么意思啊? http://www.cyclm.com/144059.html Tue, 07 Mar 2023 13:28:07 +0000 http://www.cyclm.com/?p=144059

转眼间2022已然接近尾声,这一年,在广大网友的见证下又诞生了许许多多网络热梗。“我真的会谢”、“被CPU了……”、“雪糕刺客”……在你的心目中,哪一个是最具代表性的年度热梗?天天问小伙伴整理了十个具有代表性的网络热梗,一起来看看吧!

2022年即将过去,回忆一下,今年你的口头禅里是否多出了许多新面孔?

被无语到时,2022年的我们说:“我真的会谢。”

意外挑中天价雪糕,2022年的我们说:“可恶,被雪糕刺客背刺了……”

太阳底下无新事,但每年都有新梗新笑料,这一年也诞生了许许多多的网络热梗。这些热梗中,有哪些最具代表性,又有哪些成为你生活的真实写照?本文收集了十个2022年的网络热梗,来看看这些词语中,有没有属于你的2022独家记忆。

天天问每周精选第216期:2022年,你心目中最红的“网络热梗”是哪一个?

文章内容部分来源于@大鱼炖海棠 @杭州马小胖 @阙 的精彩回答。

一、 语言篇

2022年多出了许多有意思的口头禅。从网友的字里行间,也能看出2022年的点点滴滴,比如下面这些,就是2022年涌现出的热门网络语言:

1. 我真的会谢

“下班了才告诉我有个PPT明天要交,不是吧,我真的会谢。”

“我真的会谢,网课没关麦怎么没人提醒我……”

“我真的会谢”是“我真的谢谢”的简称,虽然有“谢”字,含义却和感谢不太搭边,反而充满了嘲讽意味,往往表达对人或事的无语和不满。这个梗最初来源于微博知名搞笑博主“怨男0”的口头禅,后来被粉丝大范围运用,最后在互联网广泛传播。

作为2022年传播范围最广的互联网流行词之一,“我真的会谢”被网友们玩出了各种微妙的释义——

  • “谢”有鲜花枯萎之意,搭配“凋谢”的emoji又有了沮丧泄气的意思
  • 搭配上“流汗黄豆”的emoji表情,顿时充满了尴尬意味
  • 与“栓Q”“听我说谢谢你”等等相关梗联动,一句”谢谢“更是谢出了“恩将仇报”的意味

一句“我真的会谢”被玩出数种花样,不得不说当代网友在阴阳怪气这方面,已经愈发的炉火纯青了。我真的会谢,今年年度热词没它还叫2022吗!

2. 大冤种

“坐高铁没带身份证,为了170的票打车200回去拿证,大冤种竟是我自己。”

今年,有一个词从众多方言中脱颖而出,成为2022冲浪生活代言词,它就是“大冤种”。

“冤种”这个词出自来源于东北方言,指那些因为蒙受冤屈而闷闷不乐的人。最初是一些东北博主在短视频中用这个词自嘲,或者形容一些生活中的不快经历。后来“大冤种”被网友们大范围传播,逐渐引申为“做了傻事的人”。

一时间,人人皆可“大冤种”。每天打开朋友圈,总有人哭诉自己的”大冤种“经历——半夜遇到蟑螂,花20块跑腿费买蟑螂药的大冤种;给网恋妹妹点外卖,打开门发现对方是名大汉的大冤种;下班推着自行车上坡一公里的大冤种……好吧,人生在世,大家多少都会有些“冤种”经历。

3. 优雅

“优雅,实在是太优雅了。”

“优雅”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不过在2022年,它被网友们赋予了全新的含义。

“优雅”梗源自今年上半年的热门新番《间谍过家家》,主角一家为了征服学校舍监,不得不保持随时都从容不迫的姿态,让人直呼“优雅,太优雅了!”“优雅”这个词也因此成为了在“在各种离谱场面下都保持从容稳健”的代名词,出现在各种视频的弹幕中。

“优雅”一词本来与高端、精致、高雅紧密相关,在网友的不断玩梗下,也多出了一些充满反差感的喜剧意味:

  • 在倾盆大雨中,浑身湿透的博主端着手中的红酒杯淡定品酒——优雅,实在是太优雅了!
  • 疫情封校,蓬头垢面的大学生在宿舍里学博主做精致早餐——优雅,实在是太优雅了!
  • 弯腰搬两箱矿泉水,还要学旗袍女郎撩一撩裙摆——优雅,实在是太优雅了!

“优雅”这个词的大火,最初当然有对高雅从容的美好事物的追求,看穿着假肢起舞的女孩视频下满屏的“优雅”,谁能不夸一句好!

当然后面也有让人啼笑皆非的戏剧性反差,比如在一些生活博主稍显做作的精致视频下刷“上流”,又反过来在其他粗糙的模仿视频下刷“优雅”。

对他们的大范围“优雅”模仿,或许也是网友们对简单生活的追求与表达。

探花流出视频在线观看 二、 社会热点篇

今年的社会大事件中,也衍生出许多网友们爱玩的新梗,一起来看看都有什么年度热点吧。

1. 孤勇者

2022年,全国各地的幼儿园与小学校园里,出现了一种极为神秘的暗号:

“爱你孤身走暗巷?”

“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

据说,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起一个头,现场小学生们立刻就能唱起《孤勇者》,连小编在旅游时,都遇到过在对面缆车放开嗓门大唱赞歌的小孩。

这首刻进全国各地小学生们DNA里的神曲《孤勇者》,是陈奕迅在2021年9月为英雄联盟《双城之战》献唱的主题曲,原本只在电竞与游戏的圈子中小范围传播。今年,它以极为正能量的歌词席卷了全国广大小学校园,成为小学生中人人会唱的“神曲”。

由于这首歌热血的歌词,朗朗上口的断句、以及非常适合孩子们“嘶吼式唱法”的旋律,它马上收获了小学生们热情的喜爱。凡有小学生处,皆能歌《孤勇者》。

《孤勇者》当之无愧为年度“国民儿歌”。

2. 挖野菜

“再不分手小心被拉去挖野菜。”

“挖野菜”这个梗源自一部多年前的电视剧。2012年版的《薛平贵与王宝钏》中,宣萱饰演的王宝钏是个十足十的恋爱脑,为了等待薛平贵苦守寒窑十八年,甚至只能去山里挖野菜吃,最后却等来了薛平贵另娶他人,只捞回来18天皇后体验卡。“挖野菜”也因此成为了“恋爱脑”的代名词。

小红书等女性用户众多的社交平台上,倾诉恋爱烦恼的帖子下渐渐出现了许多这样的句式:

王宝钏也从忠贞不渝的爱情代表变成了“恋爱劝退大师”,连剧中王宝钏的扮演者宣萱也发微博说:“恋爱很甜但希望女生们不要迷失自我。”

有网友评价说,作为现代人讽刺一个古人的恋爱观,实在是矫枉过正。但“挖野菜”梗的风靡,确实也反映了当代年轻人恋爱观的转变——从“苦守寒窑挖野菜”到珍爱自己,“挖野菜”梗的背后,蕴含着2022年许多年轻人对情感生活的态度。

3. XX刺客

“柜台里随手拿了一个雪糕,结账才发现是雪糕刺客。”

“雪糕刺客”指的是那些在便利店冰柜里,看似其貌不扬,实则价格远远超出消费者的心理预期,会在结账时狠狠刺痛消费者钱包的“天价雪糕”。以钟薛高为代表的“雪糕刺客”们在今年夏天引起了互联网的大范围讨论,甚至衍生出了“水果刺客”、“切糕刺客”等等。

各种价格与实物印象不符的商品都被打为“刺客”。“XX刺客”因此开始成为那些默不作声,却会在不经意的时刻“背刺”我们的代名词:

  • 去食堂吃饭的时候有新菜看上去很便宜,一结账38元一份——食堂刺客!
  • 下雨天我走在平平无奇的铺了石砖的路上,噗滋!一个石砖下是个水坑,溅了一裤腿的泥——水坑刺客!
  • 路边卖的平平无奇中式小布丁,结账扫码60块3个——点心刺客!

被各种“刺客”背刺固然是苦中作乐,这个梗也见证了网友们生活中各种倒霉又有点好笑的点滴。可恶,今天又被背刺了!

三、 职场篇

今年的年度热词,还有不少是从职场中诞生的,来看看今年打工人们都在玩什么新梗吧。

1. 摆烂

“爱咋咋地,开摆。”

“卷也卷不动,躺也躺不平,打工人的日子应该怎么办,那就摆烂吧,反正都这样了。”

“摆烂”一词最早最早出自NBA,一些弱队为了排名垫底拿到高顺位的选秀权,选择将烂阵容玩到底,这种行为被球迷们称为“摆烂”,也就是任由事情往不好的方向发展,破罐子破摔。

不过,球队摆烂尚且可以说是为了下赛季的新秀,当下“开摆”的打工人们似乎确实打算“一烂到底”了。当代打工人,流行起“带薪拉屎”、“裸辞”,工作不想努力,遇到晋升机会也不积极,只想做完标准的分内事。比起在职场花大力气换取与付出不对等的升职加薪,打工人们选择放弃努力,回归更多属于自己的生活。

不仅仅是职场,“摆烂”似乎已经成了当代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态度。微博”摆烂“超话里,有27万关注这个超话的“烂人”。为了方便大家“开摆”,超话专门分出了“工作摆”、“人生摆”、“上学摆”三个板块:

  • 工作摆:还有一个半小时下班,不干了,开摆。
  • 人生摆:相亲约会忘记时间,不去了,开摆。
  • 上学摆:今晚作业多到写不完,不学了,开摆。

现实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生活重压的人们,透过屏幕,借着“摆烂”大吐苦水,寻找压力之下的短暂喘息。“摆烂”作为当代人们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成为本年度十大热梗实至名归。

2. PUA

“老板今天叫我去谈话,感觉自己被CPU了。”

PUA全称“Pick-up Artist”,原意指“搭讪艺术家”,意思是一些人通过系统学习技巧,对受害者进行恋爱诈骗的行为。由于此类诈骗往往通过打压,贬低受害者,来达到控制受害者心智行为的目的,PUA逐渐成为了恶意贬低、打压中伤他人甚至洗脑的代名词。

在职场中,PUA也指领导精准打压员工的自信从而控制员工。职场PUA在今年成为热词,随着大家纷纷发帖吐槽各种刻薄又奇葩的上司老板,几乎每个打工人吐槽帖下面,都开始有了诸如“他在PUA你”之类的指责或者调侃。

后来,为了将这种职场现象与PUA诈骗形成区分,人们又将其戏称为“CPU”、“KFC”等等,用三字英文简称来代指职场中的上司刁难。

有人说将PUA说成“CPU”等,有滥用词汇,将严肃话题娱乐化之嫌,也有人认为这个词形容职场霸凌非常准确,无伤大雅,你怎么看?

3. 00后整顿职场

“8小时的工资干8小时的活,我是00后我不惯着你。”

说完职场PUA,来看看专治职场坏文明的00后们。

2022年,第一批00后刚满22岁,正是00后新人们大量涌入职场的时候。和逐渐背负上家庭压力,在职场中也越来越“乙里乙气”的80后、90后们不同,这一届职场新人格外的锋芒毕露,“拒绝无脑服从,拒绝无效社交,拒绝无效加班。”是他们的职场座右铭。

面对各种职场中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他们果断say no:

  • 下班时间领导没走只能被迫加班?该整顿了!没有加班费直接走人。
  • 新人惯例要帮领导买咖啡?该整顿了!本职工作之外的杂事我不做。
  • 下班后还要参加公司团建?该整顿了!抱歉,不合群就是我的本色。

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果断拒绝职场黑幕的勇气,让不少网友大呼过瘾,这种行为也被人们称赞为“00后整顿职场”。当然,这些尖锐的行为也被不少人抨击为“情商低”“不够圆滑”。

不过,每个时代都需要一些新鲜血液,为当代陈旧的生活场景注入生机,正是因为00后们还不够圆滑,不够世故,还“未曾经历过社会的毒打”,才让他们有勇气怀着心目中的正直和理想说出他们的诉求。“整顿职场”的00后们还很年轻,未来可期。

四、 结语

临近年末,这些热梗们陪伴了我们度过了一整个2022,也见证了这一年中的欢笑与泪水。

人们偶尔被生活打击到灰头土脸,还要昂首挺胸保持“优雅”;常常被王宝钏们“挖野菜”的故事警告,依旧捧着一颗渴望真爱的勇敢的心;说着要“摆烂”,却仍加班加点地坐在办公室里抓耳挠腮;喊着要“整顿职场”,却都在磕磕绊绊,小心翼翼趟过人生中第一条职场的河流。

2023年已在路上,或许下一个转角,我们还会遇到那群“对暗号”的孩子,听见他们大声唱: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以上就是天天问整理的2022年度热梗,其中有没有你熟悉的呢?或许还有我们没提到的有趣热梗,快点击下面链接,来天天问话题下和我们一起分享吧~戳:https://996.pm/MnowX

神回复:

一句话形容今年找工作的感受?

@大鱼炖海棠:跟单身狗找对象似的:看上我的,我看不上;我看上的,看不上我。

为什么小领导讲话都很严厉,大领导都很和蔼?

@我爱芋儿鸡:因为大领导又不领导你,距离产生美。

拿到年终奖后马上辞职,厚道吗?

@Pontiff:没发年终奖前,开掉员工,厚道吗?

素材来源:天天问话题精选

「天天问」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旗下的互助问答模块,致力产品、运营、营销等领域知识的学习交流。

本栏目由 @李绮雯 整理编辑发布,欢迎大家踊跃提问,一起交流。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运营之光2.0pdf(运营之光2.0一书中提到) http://www.cyclm.com/63947.html Thu, 28 Jul 2022 08:23:30 +0000 http://www.cyclm.com/?p=63947 正式通告下各位,我将从即日起,启动《运营之光3.0》的写作和连载。

此后2-3个月左右的周期里,我会保持每周至少1-2篇连载的频次,在我的个人公号里跟大家分享我个人关于运营、流量、增长的一些最新思考。

5年前,出于希望帮助行业培养更多人才,让更多年轻互联网从业者少走弯路的愿望,以及当时整个行业内关于“如何做好运营”缺乏系统方法论的现状,在很多朋友的帮助下,我开始动笔写作《运营之光》。

机缘巧合之下,《运营之光》后来成为了行业内豆瓣评分最高、销量也最好的同类书籍——其实这是有点出乎我意料的。

也因为这本书,我在行业内慢慢有了点名声和影响力,开始受邀到各种知名企业内去进行分享、交流,见过了更多高手。

过去几年,我先后去过字节跳动阿里腾讯华为新浪360京东、美团、滴滴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许多公司交流分享,也跟包括俞军、梁宁、傅盛、宁向东、脱不花等业内江湖地位极高的顶级高手和老师们有了交流学习的机会。

到现在,距离《运营之光》面世,已经过去了将近6年时间。

这6年里,整个互联网行业,乃至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6年前,移动互联网还处在最后一波红利的阶段,打车大战、外卖大战才刚刚开启,共享单车和拼多多还不见踪影,阿里和微信每年都会保持着“红包大战”,我们也每年都会聊一次“支付宝到底能不能做社交”,B站还是名副其实的“小破站”。

6年后,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一种基础设施,红利全面消失,“消费互联网”已经尘埃落定,接近划上一个阶段的句号。与之相对,“产业互联网”则开始拉开大幕,“数字化”成为了很多传统产业里必须谈及的词,也必将是接下来一个时代的潮流。

6年前,整个互联网世界的流量大盘还在关注用户增长和APP下载,每家公司都还在惦记着是不是自己做个APP。

6年后,整个互联网世界里,最大的流量大盘,只剩下了微信和抖音

6年前,是一个去一家公司,基于自己APP做流量做运营的时代。

今天,则是一个在各大流量生态内做运营做变现的时代。

6年前的互联网,大家仍然在争抢“流量”,更关注用户增长,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大流量阵地。

今天,大家的主要注意力都在“变现”,会更强调做用户运营。做大用户规模,已经不是今天的主流,今天的主流,是要做高用户忠诚度。

6年过去,行业在变化,我过去所理解的“运营”,以及关于流量、增长、变现有关的一切,也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6年前的我,对很多问题,可以说有自己的思考,但也还有不少地方略显稚嫩。

6年后,我见过了更多世面,拆解分析了无数案例,跟行业专家们一起做过了几百门关于产品、运营、流量增长的课程,特别是我还亲身经历了把一家公司从0开始做到几十亿估值,每年要花上亿元预算的过程,这些经历都让我对于运营、流量、增长和变现的理解变得更加深刻。

恰好,2021年又是特别的一年。

这一年,不仅移动互联网红利全面结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也进入到了一个重要的转型变革阶段——共同富裕,将是我们整个国家下一个10年的主旋律。

这一年,也是我重新开启创业征程,选择重新出发的一年。

因此,我决定在今年下半年到年底的时间里,给自己定下两个目标——

1.写完《运营之光3.0》。

相比起之前的1.0和2.0,我希望《运营之光3.0》是一本全新的、更贴合当前时代的书。我希望ta既能面向互联网、新媒体相关行业内的从业者和创业者,也能够面向更多希望通过互联网来实现流量获取、增长变现的普通人们提供一些重要的参考和启发。

2.全新与现有有瞰学社的团队一起,研发上线一套“新商业运营流量增长变现”的核心能力训练课程。

不出意外的话,这套课程将会分为P1-P4,一共4个阶段,分别面向不同从业经验、不同能力段位的同学,提供更深入学习、核心能力训练的服务,以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和个人竞争力。

目前,我们面向5-8年经验中层管理者的P4课程已经上线运营(即现在的“商业操盘手”课程),而面向0-2年经验初阶运营从业者的P1课程今天也将正式启动内测学员招募(了解P1课程详情可参见今天公号的副图文)

余下的P2和P3课程,预计将在今年11月前后陆续上线,敬请期待。

就像前面说的,无论对行业还是对我个人,当前都是继往开来的时候。站在当下,我决定启动干这么两件事,颇有点代入的时代感,也还挺贴合我的状态的。

我也希望,借这个机会,能把过去6年里,我对于运营、流量、用户增长、变现相关的所有学习实践成果、思考都认真系统的做一个总结和沉淀,既给自己一个交代,也看看是否还能给行业创造更多价值,为大家多少带来更多帮助。

最后,在未来几个月连载写作《运营之光3》的过程中,我也将围绕连载,保持在有瞰学社的会员知识星球内与大家来进行互动。也会有部分不会公开发布出来的思考,我会独家放在我们的知识星球里分享给大家。

(其实当前我已经在其中稳定更新很多有关运营之光3的思考沉淀+跟大家交流了,可以参考下面两图)

如果有兴趣的同学,也欢迎长按扫码,加入有瞰学社的会员知识星球,一起交流、学习和成长,我们也会在其中持续为你分享很多关于运营流量增长变现的最新趋势、高价值认知和干货,以及提供更多超值的权益和增值服务。

如果你对于未来2-3个月里我要开启连载的《运营之光3.0》感兴趣,欢迎关注我的个人微信公号,并记得给本文点个赞和在看,这样后续能更确保你不会错过我的干货和连载。

以上,介绍完了。

接下来几个月的连载中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