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 – V商人 http://www.cyclm.com Tue, 18 Oct 2022 18:24:02 +0000 zh-Hans hourly 1 https://wordpress.org/?v=6.8.1 http://www.cyclm.com/wp-content/uploads/2022/03/ico.png gdp – V商人 http://www.cyclm.com 32 32 gdp是增量还是存量,gdp是流量概念吗? http://www.cyclm.com/112970.html Tue, 18 Oct 2022 18:23:55 +0000 http://www.cyclm.com/?p=112970 GDP剖析GDP是指在一年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体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是迄今为止衡量国家经济状况最方便的综合指标。但是,GDP指标最大的缺陷是无法考量精神财富。如果把世界分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两个层面的话,GDP仅仅是物质世界的经济指标。

目前存在一些对GDP的误读。比如,很多人把GDP和一个国家的财富总量画等号。其实,财富总量是存量概念,是历年累积数;而GDP是增量流量的概念,是指一个年度的新增数。

财富总量与GDP的关系有点像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之间的关系:资产负债表反映了公司自成立以来的累积可支配财富《总资产》和累积股东权益《净资产》,损益表只是反映了一年的经营成果。

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GDP高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并不一定表明这个国家更富有,就像一个企业今年产值比其他企业大并不一定表明这个企业规模就更大。

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国民经济活动成果。下面就这三种方法做一介绍和分析。

收入法GDP:投资学角度的另类解读

收入法核算GDP,即从收入的角度,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来计算,具体来讲就是把劳动者得到的工资、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地租、资本所有者得到的利息及利润相加来计算,计算公式为:

GDP =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或简化为:

GDP =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由此可以看出,GDP在总量上流向了三个渠道,即劳动者、政府和资本方。劳动者对应于劳动者报酬;政府对应于生产税净额;资本方对应于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其中折旧是对初始投资的补偿,即对设备、厂房等生产性资本的补偿。

通过分析收入法GDP,可以引申出以下几个观点。

一是企业是一个以股东为核心的“投入-产出组织体”。企业是社会财富创造的单位,在这个组织体中,股东投入生产工具《设备、厂房等》,向员工购买劳动并支付报酬,向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并支付报酬《税收》,在企业管理者《企业家才能》的整合下,向外输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并以此取得的收入。

收入扣除掉上述支出后的盈利部分是创造的财富净量,同时也是归属于股东的投资回报。

二是并不是全部GDP都是增量财富。公式中只有“营业盈余”是财富净增量,“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是为取得“营业盈余”而付出的成本。这就像一个杂货铺,卖货的钱要扣除掉进货的钱、店员工资和税收后,剩余部分才是杂货铺老板的盈利,才是个人的新增财富。

三是就目前来看,中国和美国的财富总量的差距还在扩大,并非在缩小。美国全行业利润率较高,一般在8%~12%之间;中国全行业利润率只有美国的一半,约为4%~6%。2012年中国GDP约为52万亿元,折合美元约为8.3万亿美元;而美国约为15.7万亿美元。粗略估计,2012年美国收入法GDP中的“营业盈余”约为1.3万亿~1.9万亿美元,中国GDP对应的“营业盈余”约为0.3万亿~ 0.5万亿美元。由于“营业盈余”才是财富的净增量,从这一角度来讲,中国和美国的财富总量差距还在继续扩大。打个比方,如果把中国和美国的GDP各缩小1亿倍,浓缩为一个年收入8.3万元的中国家庭样本和一个年收入15.7万元的美国家庭样本,虽然中国家庭收入的递增速度远远大于美国《2012年中国GDP增长率约7.8%,远大于美国的约2.2%》,但是扣除家庭日常消费和开支后,美国家庭剩下约1.3万~1.9万元,中国家庭只剩下约0.3万~ 0.5万元。很明显,在这个样本中,2012年美国家庭变得比中国家庭更富有了。

准确地说,如果把这比作赛跑,中国选手的现时速度并没有美国选手快,因此在跑道上的差距还在继续拉大。但是现时速度的导数,即加速度,中国选手远远大于美国选手。

借助于物理学术语来形容:财富总量就是总路程,GDP值就是速度,GDP增长率就是加速度《a=Δv/Δt》。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F/ m,即物体的加速度与受到的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这里的“外力”,就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来源于科技进步、教育深化和制度创新等要素。驱动力强,则加速度数值大,速度变得越来越快,才可以超越对手跑更远的路程。

资本存量是反映财富存量的重要指标。据统计,2010年年底,中国资本存量总值大约是93.3万亿元《约合15万亿美元》;美国资本存量约为44.7万亿美元,是中国的3倍。按人均计算,中国的人均资本存量只有不到美国的10%,也仅约为韩国的25%。2012年美国私人财富额约为70万亿美元,而中国约为20万亿~25万亿美元,在私人财富方面,中美也相差了约3倍。

因此,只有当中国的“营业盈余”大于美国的“营业盈余”时,中美之间的差距才会真正缩小。途径有两条:一是扩大收入基数,即继续保持GDP绝对值的快速增长,靠跑“量”来带动“利”的增长,不过这是下策;二是提高GDP的质量和效益,即提高中国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盈利能力,这是上策。

在生产效率方面,资料显示,美国1个产业工人的劳动收入可以供养4.8个人,劳动供养率为1:4.8;德、英、法三国的劳动供养率平均为1:6.8;日本和韩国劳动的供养率约为1:3.8。而中国绝大多数产业工人的劳动供养率达不到1:1.5。反映在日常生活中,欧美及日韩国家家庭只要有一个人上班便可供养全家,并绰绰有余;中国大部分家庭要靠双职工努力工作才可以勉强养活自己,如果有了孩子,负担变得非常沉重,甚至有人抱怨养不起孩子从而尽可能减少生育乃至不生育–这是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出现后继无人的现象,肯定不是什么好现象。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made in China”的芭比娃娃,10美元的售价中国企业只能从中分到1美元;中国产手机出口量约9亿部,占全球出口量的近八成,但是中国企业分到的利润只是整个产业利润的1%,等等。

由此可见,中国企业面临的迫切问题是提升生产效率,中国企业应在产品附加值方面下更多的功夫。当然,这需要外围环境创造条件。生产法GDP:投资学角度的另类解读

生产法核算GDP,又叫增值法,是指按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时,各生产部门要把中间产品产值扣除,只计算增加的产值。

简单举例说明:企业原材料进货成本100元,加工成产成品后实现销售收入200元,其中增加的100元产值就是企业为GDP做的贡献《增量产值》。从成本加成的角度来看,100元增值额中包括人力成本《工资》、社会管理成本《税收》、资本成本《折旧》,扣除后的剩余是盈利。由此可见,只有盈利部分才可以成为社会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来源。折旧虽然没有资金的流出,但本质上是对资本投入的补偿,在现金流量表中以现金流入的形式留存于企业,可以转化为流动资金,或者转化为再投资。但是折旧资金毕竟是原始存量资金,如果没有盈利,那就只能空转,没有增量的产生。

另外,生产法GDP核算中的人力成本要转化为居民工资收入,也属于消耗性支出的范畴。虽然居民收入中未消费的部分可以以储蓄、保险、证券等形式存在,并借助于金融业转化为投资资金。但是即使投资有回报,本金随之会增加,最终也要在未来转化为消费资金,因为没有人积累财富的目的是要在临终时带到另外一个世界。盈利对应于资本回报,因此投资创造社会财富《或者称为“有效投资”,不过这也是多余,就像劳动创造财富,当然指的是有效劳动》,资本为社会化再生产提供动力。

事实上,经济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不是消费拉动的结果,而是投资和生产的结果。正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企业收入才会增加,劳动者收入才会上涨,购买力才会增强,消费的增加才会成为自然的结果。

没有一个家庭是靠拼命花钱致富的,没有一个国家是靠过度消费而变强的。恰恰相反,那些勤俭节约的家庭和国家最终才会更富有而强大。历史上,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往往是过度消费的后果,并非过度投资造成的。美国有庞大的消费市场,那是因为美国财富生产得多的缘故,很多人把这种因果关系颠倒了。

扩大化再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动物习惯一次性吃掉食物,绝不会从嘴里节约出一部分用于播种或养殖,进行“再生产”。只有人类才有节省的理念,将结余用于再生产,并由此形成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滥觞,并进而有了人类文明。

顺便说一下“碗”的概念。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碗”本质上是一种容量的载体,代表存量。“碗”意味着“集中”和“结余”:比如,银行是一只巨大的“碗”,储存的是社会资金;粮仓也是一只大“碗”,储存口粮以备不时之需;电脑硬盘是一只电子“碗”,储存的是大容量的信息。

善于节俭的个人和企业,总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消费支出,把剩余资金存入银行,或者去投资,要么获得存款利息,要么获得股票分红或股价价差。这些资金没有浪费和闲置,而是进入了社会化再生产循环。

因此,做股票不是赌博,不是投机,更不是不务正业。股票市场根本的逻辑是共赢的,不是谁输谁赢的零和游戏。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投资是一项“光荣”的事情,股票投资应该受到鼓励。

当然,大家买股票是为了赚钱,并不是为了支援国家建设或者为“社会化再生产”添砖加瓦。但是,追逐个人私利的行为却会产生积极的社会效应。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为了拿高薪去读书,从而提升了劳动者技能,劳动产出会更大;为了赚钱去创业,从而为社会提供了更好更廉价的产品和服务;为了提升企业业绩而提高服务水平,从而使大家的生活更舒适和便捷。

在自由市场经济下,满足了别人的需求,让别人舒服了,才可以实现自己的利益。大家的逐利行为在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的市场机制–即个人的自利行为可以促使实现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作用下,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

因此,单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赚钱多少表明了一个人的劳动价值;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权钱交易、垄断等除外》,盈利多少表明了一个企业的社会价值。支出法GDP:投资学角度的另类解读

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而计算出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它反映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从支出法来看,国内生产总值包括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公式为:

GDP =最终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

在现实生活中,产品和劳务的最后使用主要分布在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和出口四方面。

居民消费包括耐用消费品及非耐用消费品《快速消费品》以及在医疗保健、娱乐教育等方面的支出,自建住宅的支出暂不属于消费《统计学中纳入投资》。

企业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厂房、机器设备、商住物业》和存货投资《存货虽然可转化为未来的消费品,但是还没有进入下一生产环节,暂时纳入投资项进行核算》两大类。存货投资可能显示为正值,也可能显示为负值,因为年末存货价值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年初存货。

政府购买主要包括国防支出、政府行政支出、公共工程、公立教育支出和科研支出等。

净出口可以理解成产品和劳务在国外被外国人消费掉了,同时中国取得外汇《美元》作为补偿,从而构成外汇储备的重要来源。

从支出法核算GDP的公式中可以看出,GDP无非由外需和内需组成。内需包括居民消费、企业投资、政府购买,外需就是出口。虽然需求不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但是经济的增长必然伴随需求的增长;一个经济体,长周期来看,其居民消费的增长速度必然大于经济增长的速度。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最终消费率经历了“高-低-高”三个发展阶段。2011年,居民消费率为35.5%,中国最终消费率为48.2%,均比2010年有所提高,最终消费率和居民消费率开始显现上升趋势苗头。

2012年,数据显示最终消费率约为49%;同时,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2年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在经济增长的贡献中,最终消费贡献率比资本形成高 1.4个百分点,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三大进展之一,投资与消费良性互动的局面逐步形成。

从中国最终消费率的最新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消费经济”的春天已经悄然到来。

美国近50年的经济发展史主要是消费品企业的发展史。目前苹果谷歌沃尔玛可口可乐等消费品公司已经成为美国股市市值权重最大的群体,其中跨国快消品企业发展速度更快。未来50年,中国经济的发展必将复制并延续这一趋势。

通过以上对GDP三种核算方法的解读,可以发现,要想发现发掘投资机会,透彻理解中国经济是基本要求。解读GDP,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
哪一年中国gdp排名第2(我国gdp稳居世界第二) http://www.cyclm.com/25998.html Tue, 21 Jun 2022 08:44:00 +0000 http://www.cyclm.com/?p=25998

出国留学

先来看QS世界大学排名

序号

学校名称

英文名称

所属国家和地区

16

清华大学

Tsinghua University

中国

22

北京大学

Peking University

中国

25

香港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中国香港

32

香港科技大学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国香港

40

复旦大学

Fudan University

中国

46

香港中文大学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HK)

中国香港

52

香港城市大学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中国香港

54

浙江大学

Zhejiang University

中国

60

上海交通大学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中国

69

台湾大学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NTU)

中国台湾

8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中国

91

香港理工大学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中国香港

现在还有必要出国吗?

有没有必要出国,先思考一下出国留学的优势,上海目前TOP50的留学生可以直接落户。

1、个人发展

出国留学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来加速你的个人成长和变得更加独立。我们通过做新的事情来学习,当你出国学习时,我们所经历的一切基本上都是新的。它有时是有挑战性的。

国外大学一般都可以转校,转专业,可以专注做自己喜欢的事。

2、不想高考

有些学生不想参加国内的高考,毕竟国内的高考还是很难的,花相同的时间,申请到世界名校的机会会大些。

如果出国留学,也可以选择国外著名大学的预科就读,学生就相对较容易进入世界名校。

3、就读名校的机会多

企业看来,一个有留学经验的学生相对于国内的大学毕业生更具有自信、独立性强、勇于挑战等好品质。

学生通过在国外的学习,能够将中国文化与国外多元文化巧妙地融合,并且熟练使用外语,使其能够在国内求职者中脱颖而出。

学生在国外多年求学和生活的经历,使其看待事物的眼光更远,更独特,这对企业的发展无疑是一大好处,这也无形中增加了其就业机会。

4、掌握地道的外语

国外的互动式语言环境相对于国内的填鸭式应试教育更有优势,使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更透彻、运用更灵活、沟通更顺畅。

5、增加就业机会

出国留学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更有吸引力。他们更容易找到工作,他们不太可能长期失业,而且他们的起薪高于那些没有在国外留学的人。如果两个候选人有相似的简历,雇主倾向于选择一个具有国际经验的。

6、体验不同的文化,磨炼意志

在国外提倡独立自主的环境影响下,孩子保证正常学业的同时还会勤工俭学,以减轻部分经济压力,这样就能够锻炼其独立生活的能力,这对孩子将来适应社会有很大的帮助。

6、开拓视野,丰富阅历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了一项必备的技能。

出国留学,你就有机会沉浸在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当中,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体验不同的文化习俗。

在这段经历中,你将会接触不同的人和事,品尝不同的美食,听不同的音乐,参加当地的传统活动,了解不同的传统和历史。

大家在出国留学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私信我。

免费包邮送《家有儿女要留学》一本。

家有儿女要留学

]]>
各省gdp排名2021年(2021年全国gdp省份排名) http://www.cyclm.com/24600.html Sun, 19 Jun 2022 22:15:40 +0000 http://www.cyclm.com/?p=24600 有观点认为,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拓展,随着跨国旅游、滨海经济、涉海金融、海洋养殖、海洋运输、海洋科技产出和服务等活动的持续推进,“海洋经济”正日益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新增长点。

我国拥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拥有较强的滨海经济发展潜力——三大核心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都属于滨海地区,并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商品贸易国、海洋渔业捕捞国。

此外,我国还在积极推动海洋资源勘探和开采(包括石油、可燃冰)、深海探测、载人深潜、极地科考等等涉海经济和科技活动——陆海协同发展,打造沿海大湾区经济圈,丰富涉海产业集群……

广东省海洋GDP排第一,山东省第二名

据报道,最近十年来,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年均增速超过10%”,比我国经济整体增速更高——2021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海洋GDP)首次实现9万亿元突破,同比增长8%,再度超过全国整体增速。

其中,广东省的海洋GDP依然在全国各省份中领跑——2021年上涨至1.994万亿元,同比增速更是高达12.6%,占我国海洋经济总规模的比例提升至22.1%,连续27年位居全国第一。

在“十四五规划”时期,广东省将继续推动海洋科技创新,推动数字经济与海洋经济深度融合,做强海洋产业集群发展,特别是重点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强智能探测、航行和无人技术的应用”。

广东省还将加强在海洋石油勘探、开采,海洋风力和潮汐发电,海洋防灾、减灾,海洋智慧搜救,海洋渔业养殖、捕捞,海洋装备、设备研发和制造等等领域的综合实力,助力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排名第二的是山东省,2021年完成的海洋生产总值达到了1.49万亿元。其中的“海洋电力产业”再度稳居全国各省份之首,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位居全国第一,海水淡化产业也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排名第二的是:江苏、上海、还是福建呢?

江苏省的经济规模可与广东省比肩,但在海洋经济方面却相差甚远——2021年完成的海洋GDP刚刚突破9000亿元,不仅低于广东省,也低于山东、福建、上海和浙江,在全国各省份中排第六。

第三名是福建省,2021年的海洋生产总值超过1.1万亿元;第四名是上海市,2021年实现海洋生产总值接近1.04万亿元;第五名是浙江省,海洋GDP总规模在2021年在1万亿元左右。

超越领土范围的海洋经济,为何会算入GDP呢?

一提到GDP,很多网友都会想到它的定义要素: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滨海经济算入GDP,这可以理解,毕竟在我国领海之内嘛。但在公海上的海洋运输、捕捞、深潜和其他经济或科技活动,都不属于领海啊。

这就是我们的网友,被传统思维局限了!联合国发布的《2008年国民账户体系》明确表示:经济统计的范围,本质上不是“地理国土概念,而是经济国土概念”。一个国家的常住单位可以通过轮船、飞机等工具在超越国土范围从事生产活动。

下为就是湖南省统计局发布的一篇有关GDP统计知识的科普文章截图,明确指出:统计经济着眼经济领土。只要是我国的常住单位,不管他们是上天,还是入地,他们的产出活动都可以纳入GDP核算中。

南生之前曾撰写了名为《我国空间站,公海中的货轮,它们的经济活动纳入GDP吗》的文章,也提到了类似观点。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已进入到我国空间站,他们将要开展的各种科研活动和投入,都将纳入我国经济核算中。

这种超越“地理国土概念”的统计方式,将会避免各国经济规模相加后却低于全球整体水平的尴尬现象——把在公海、领空之外的经济和科研活动纳入规范领域,比普通经济学教科书的定义更严谨,更合理。本文由【南生】整理并撰写,无授权请勿转载、抄袭!


这是##(2022-06-19 18:58:00)

]]>
2021中国城市人均gdp排名(2021年中国人均GDP城市排名) http://www.cyclm.com/23635.html Sat, 18 Jun 2022 12:06:01 +0000 http://www.cyclm.com/?p=23635 目前各地经济数据已基本披露完毕,2021年全国城市经济格局也初具雏形,在疫情、洪涝、能耗双控、产业格局等多因素影响下,百强城市之争更为激烈。从区域分布来看,头部城市的带动效应明显,GDP百强城市高度集聚,区域的协同发展正在加快。

2021年中国城市GDP排行榜前十名城市:

1:上海 2:北京 3:深圳 4: 广州 5:重庆

6:苏州 7:成都 8:杭州 9: 武汉 10:南京

目前我国已有24个万亿城市——上海、北京突破4万亿大关,深圳首次跨越3万亿元门槛,广州、重庆均在2.8万亿左右,苏州超过2.3万亿排名第6;成都离2万亿仅一步之遥。

统计结果显示,入榜名单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变动,江西宜春、福建宁德以及内蒙古的包头和呼和浩特跻身百强,福建龙岩、安徽阜阳以及河南的驻马店信阳则退出榜单。不过,2/3的城市座次有所变动,宁德跃升12位跻身百强,河北廊坊下降8位至83位,商丘下降6位成百强榜“守门员”。

本次入围GDP百强城市榜河北省共计6座城市排名第三名,其中第一名山东11座城市,河南7座城市,湖南5座城市,江西4座城市,河北省的唐山还是比较亮眼的30强排名27名,作为省会的石家庄排名40名。

根据全国城市综合实力对比将城市划分为一二三线,河北省石家庄、唐山位列二线城市榜单,其中邯郸保定沧州廊坊位列三线城市。

以上数据来源:21数据新闻实验室汇总整理

]]>